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美文美图  > 正文

远去的“阳历年”

作者: 李 健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3-01-06 10:24

李 健

送别一年的终点,又迎新年的旅程,转眼元旦又至。 说起“元旦”,大家伙耳熟能详,说到“阳历年”,可能会浅尝辄止。其实它就是元旦,也就是新年。在早些年,家乡人都把“元旦”喊成了“阳历年”。 在我小的时候,父母都忙着干活忙庄稼,没有人会去顾及这个“元旦阳历年”。

对于学生而言就不同了,元旦是最轻快的日子,学校也至少要放一天假,可以三三两两在一起摔“面包”,灰头土脸打陀螺;女孩子两人一组踢毽子。 当老远听到“货郎挑”摇着“咚咚咚”的拨浪鼓,孩子们就呼啦一下围拢过来,货郎挑借机提高嗓门“卖针嘞卖线嘞头发辫子换镜儿来”“花米团银顶针,琉璃咯嘣胭脂粉儿”吆喝着诱人来买。 “货郎挑”,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移动百货铺,货郎肩头上挑着一对箩筐,上面放着两个长方形的木箱子,箱盖用玻璃镶着,木盒里有大小不等的小木格,里边林林总总摆放着各种好看的玩具和生活用品。最让娃娃们眼馋的,便是那红红绿绿的小糖豆。 货郎挑所经营的小买卖,大都是些不起眼的小物件,这些小玩意儿却都是农家过日子的生活所需。所以货郎挑也就成了大山里不可或缺的行当,尤其是居住在僻街陋巷人的期盼。 

那时的人都很穷,家家户户几乎都没有什么钱,大人抖开手绢拿出块儿八角,要买木梳篦子和针头线脑,孩子们只能翻箱倒柜拿些破烂来换糖豆。糖豆换到手,舍不得用牙去咬,含在嘴里用舌头拨来推去,甜甜的感觉,一下能甜到心口窝里。女孩子吃个小糖豆,竟能在嘴里咕咕噜噜噙上小半天。现在看来,一粒微不足道的小糖豆,竟是儿时天大的幸福。 

到了上世纪80年代,随着生活越来越好,每年“元旦”这天,父亲会到集上割半斤八两五花肉,捎带舀上半瓶高粱酒,到了后半晌,扒开萝卜窖剜出白菜,一番清洗交给母亲剁馅包饺子。 母亲盘饺子馅有一手。她先在菜锅里倒入菜油,油热后,依次放入花椒、八角、茴香一番爆,再捞出放在案板上碾碎备用。趁着油锅把剁碎的五花肉倒入炒香料的油中,加盐大火翻炒出香味,再兑入白菜,撒上炒制备用的香料,叮叮咣咣饺子馅就盘好了。对于这样的美味,我总是无法抗拒,偷偷抓上一撮,塞进嘴吧先吃为快,母亲回头发现,瞪了我一眼,我扭头做了下鬼脸,朝着门外跑去。 

约莫饺子快煮熟的时候,朝着灶房一望,只见母亲已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舀了出来,白胖胖的饺子里塞满了猪肉和白菜,飘香多汁。看着诱人的饺子,蹦跳着顺势被父亲喊回家里吃饺子,父亲拿过舀来的高粱酒,倒上一盅放在嘴边一声呲溜“扁食伴酒,越吃越有。明年我再加把劲儿,好日子咱就不愁了啰!” 回首往事,站在这辞旧迎新的路口,便想起那远去的“元旦”,那时没有太多的物质满足,没有太多的精神享受,“元旦”,就是一粒小糖豆,就是一碗热腾腾的肉饺子…… 如今,社会进步了,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,大人们不再为一碗饺子而津津乐道,娃娃们再也不需要为了换一两粒糖豆而翻箱倒柜,看着儿女们从外地寄来的各类糖果美味,买回的鸡鸭鱼肉,可是怎么也吃不出儿时那酸酸甜甜的糖豆味道……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